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244章围魏救赵?

围魏救赵?

因为有热闹看,朱瞻壑倒是没有着急返回云南,而是带着自己的弟弟在应天住了下来。

锦衣卫的动作还是很快的,而且谷王的封地在长沙,连三天都没用的上就把事情查了个一清二楚。

然后,因为朱瞻基大婚而来到应天庆贺的谷王就被下了诏狱。

不仅如此,与谷王朱橞一母同胞的蜀王朱椿也被下了诏狱。

说起来也是赶巧,因为不管是什么事情都凑到一起了。

之前就说过,皇太孙虽然是储君,但再怎么说也是君,君的大婚那可是大事儿,所以很早很早就开始准备了。

谷王朱橞也是抓着这个空档开始有动作的,因为皇太孙的大婚会带走礼部、户部和锦衣卫的很大一部分人员和精力,让以往都能够照顾得到的地方现在却顾及不过来了。

毕竟皇太孙大婚是大事儿,要是真有什么草原余孽或者是建文余党想要趁着这个机会捣乱,那可就真是丢尽了大明的脸面了。

比如说,把人安排到大婚相关的队伍里搞搞刺杀,或者是在大婚所用的器物和食材上搞搞手脚什么的。

除此之外,还有倭国的事情。

因为前两年是属于开拓,后来是属于稳定,之前人们虽然重视给驻扎在倭岛明军的补给,但却没有人注意别的地方。

现在的倭岛彻底稳定下来了,成为大明的后花园、金银矿供给地,不管是什么事情都进入正轨了,就有人开始注意在之前还被算作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了。

应天府,北镇抚司,诏狱。

朱棣带着朱瞻基、朱瞻壑还有朱瞻圻三个孙子来到了这里。

走在阴暗潮湿的地牢中,朱瞻壑倒还好,因为他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到这里了,但朱瞻基和朱瞻圻的表现就不是很好了。

说实话,一般人还真的是挺难适应这里面的气氛和条件的。

诏狱并非是在地面上,而是在地底下,南京又地处江南,气候温润潮湿,然后再加上正处小冰河期,这诏狱真的是又阴又冷还潮湿。

除此之外,锦衣卫几乎是每天都会审问犯人,再加上阴暗潮湿的环境所滋生的蚊虫鼠蚁……

这么说吧,整几个心理素质不强的,都用不着审问,关他两天就什么都招了。

朱棣的脚步猛地顿住,朱瞻壑也停了下来,看着老爷子面前的牢房。

朱瞻壑原以为谷王再怎么说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